图片 黄帝内经_龙虎和app下载-首页**

《灵枢篇》三十八 逆顺肥瘦

  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日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木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常也。黄帝日愿闻自然奈何?岐伯日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直清浊,行之逆顺也。

  黄帝日愿闻人之白黑肥瘦小长,各有数乎?岐伯日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黄帝日刺瘦人奈何?岐伯日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黄帝日刺常人奈何?岐伯日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常数也。黄帝日刺壮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日刺壮士真骨引,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啊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黄帝日刺婴儿奈何?岐伯日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刺,浅刺而疾拔针,日再可也。黄帝日临深决水,奈何?岐伯日血清气浊,疾写之,则气竭焉。黄帝日循掘决冲,奈何?岐伯日血浊气潘,疾写之,则经可通也。黄帝日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日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从手走头;足之,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黄帝日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伯日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膪中,伏行鼾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附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黄帝日何以明之?岐伯日以言导之,切而验之,其非必动,然后仍可明逆顺之行也。黄帝日窘乎哉!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从您那里已经了解到很多针刺规律。按照您所谈的这些道理运用时,经常手到病除,从来没有祛除不了的顽固病证。那您的知识是勤学好问得来的,还是通过仔细观察事物后而思考得来的呢?岐伯说圣人认识事物的规律,要符合天地自然与社会人事的变化规律,而且一定要有明确的法则,这就形成人们应该遵循的方式、方法和规则,这样才可以流传于后世。所以犹如匠人不能脱离尺寸而随意猜测物体的长短,放弃绳墨去寻求物体的平直,工人不能搁置圆规去制成圆形,放弃矩尺而制成方形。懂得了运用这些法则,就能了解事物本身固有的自然特性;灵活地运用这些法则,就能掌握事物正常和反常的变化规律。黄帝说我想听听是如何适应事物的自然特性。岐伯说从深处决堤放水,不用很大的气力就能把水放尽。只要循着地下的通道开决水道,水就很容易通行无阻。同样对于人体来说,气有滑涩的不同,血有清浊的区别,经脉运行有逆顺的变化,所以应当掌握其特点,因势利导地治疗。

  黄帝说人有皮肤黑白、形体胖瘦、年龄长幼的不同,那在针刺的深浅和次数方面有一定的标准吗?岐伯说身体强壮的壮年人,气血充盛,皮肤坚固,感受外邪时,应采取深刺的方法,而且留针时间要长,这个方法适宜于肥壮的人。肩腋部宽阔,项部肌肉瘦薄,皮肤粗厚而色黑,口唇肥大的人,血液发黑而稠浊,气行滞涩缓慢,性格好胜而勇于进取,慷慨乐施,针刺的方法应是刺得深而留针时间长,并增加针刺的次数。黄帝说针刺瘦人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岐伯说瘦人的皮肤薄而颜色浅淡,肌肉消瘦,口唇薄,说话声音小,这种人血液清稀而气行滑利,气容易散失,血容易消耗,针刺的方法应是浅刺而出针快。黄帝说针刺一般人的方法是怎样的呢?岐伯说这要辨别他肤色的黑白,并据此分别进行调治。对于端正敦厚的人,因血气调和,针刺时的方法不要违背一般常规的刺法。黄帝说针刺身体强壮、骨骼坚硬的人是怎样的呢?岐伯说身体强壮的人、骨骼坚硬,肌肉结实,关节舒缓,骨节突出显露。这样的人如果是稳重不好动的,多属气行滞涩而血液稠浊,针刺的方法应当深刺而留针时间长,并增加针刺的次数;如果是轻劲好动的,气行滑利而血液清稀,针刺的方法应当浅刺而迅速出针。黄帝说针刺婴儿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婴儿的肌肉脆薄而血少气弱,针刺的方法,应当选用毫针浅刺而快出,一天可以针刺两次。黄帝说运用针刺时如遇前面所说的"临深决水"相类似的情况应当怎么办?岐伯说血液清稀而气行滑利的人,如果采用疾泻法,就会使其真气耗竭。黄帝说那如遇前面所说的"循掘决冲"的那种情况,又应当怎么办?岐伯说血液稠浊而售仁泄泖曲亚阳本汜曲士壮储驭哺由智南涌坛黄帝说经脉循行的逆顺是怎样的呢?岐伯说手三阴经都是从胸部经上肢走向手指;手三阳经都是从手指向上经肩部走向头部;足三阳经都是从头部经躯干和下肢走向足部;足三阴经都是从足部经下肢走向腹部。

  黄帝说足三阴经既然都是上行到腹的,而惟独足少阴经向下行,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说不像您说的那样,那不是足少阴经而是冲脉。冲脉是五脏六腑经脉所汇聚的地方,五脏六腑都禀受冲脉气血的濡养。冲脉上行的部分,在咽上部上面的后鼻道附近出于体表,然后渗入阳经,向其灌注精气。冲脉下行的部分,注入足少阴肾经的大络,在气街出于体表,沿着大腿内侧下行,进入膝胴窝中,伏行于胫骨之.内,再向下行到内踝后的跟骨上缘而分为两支。向下行的分支,与足少阴经相并行,同时将精气灌注于三阴经;其向前行的一支,从内踝后的深部出于跟骨结节上缘,向下沿着足背进入足大趾间,将精气渗注到络脉中而温养肌肉。所以当与冲脉相连的络脉瘀结不通时,足背上的脉搏跳动就会消失,这是由于经气厥逆,从而发生局部的足胫寒冷。黄帝说;怎样查明经脉气血的顺逆呢?岐伯说在检查病人的时候,首先要用言语开导问清症状,然后切足背部脉搏来验其是否跳动。如果不是经气厥逆。足背的动脉就一定会搏动,这样就可以明确经脉气血循行逆顺的情况了。黄帝说这些问题真是难解答啊!圣人所归纳的这些规律,比日月的光辉还明亮,比毫厘之物还细微,若不是先生您,谁还能阐明这样的道理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本站古典小说为整理发布,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13-2025 龙虎和app下载 版权所有